大女兒這學校期中考考完了。考前我工作忙得昏天暗地,也沒多管她,只口頭叮嚀,都由她自己安排複習。
考出來的成績差強人意,拿手的國語竟然只有八十幾分,倒是平常問題多多的數學,比上次進步了一些。對於分數,我不是那麼在意,老公說:「怎麼國語才八十幾分!沒遺傳到我。」我淡淡地說:「分數不是最重要的,有時候考試題目本身刁鑽了些,重要的是讓孩子保有學習的熱情。數學有進步你還是要鼓勵她一下。」
我想起論語先進篇中,子路問:「聞斯行諸?」孔子對不同學生有不同的教導,因為「求也退,故進之;由也兼人,故退之。」我的孩子不是頂優秀,但還算乖巧,且樂於學習。她自己也在意學習評量的分數,我就引導她,要她不要在意成績,重要的是會不會。分數不是全然不要在意,它至少是學習成效的指標之一,考八十幾、九十,可以了解孩子錯的觀念是什麼,發現學習上的問題,要趕快補救,是不是一百分不是我在意的。
雖然從小自己學習成績也從沒讓父母操心過,但現在社會變化迅速,若還用以前的思維教育孩子,恐怕孩子無法適應未來的社會。
很喜歡看妳寫的文章,刻意地唸給andy爸爸聽,因為我像妳這樣的想法,但他不是...,對!重要的是"學習的熱情".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