婆家在台東池上,婚後的過年都在風光明媚的花東縱谷過年。因路程遙遠,都是過年前就趕回池上,初五才回台北,初二從沒回過娘家。今年公婆因年邁北上台北同住,祖先牌位及神明已請上台北,今年不但是我婚後第一年在台北過年,公婆與老公更是生平頭一遭。
公婆的年邁是不可逆的現實,我們得接受、適應,對他們而言,北上同住更是難以調適又無奈的選擇。在台北過年,對公婆來說,根本不像過年;對老公來說,是個百感交集的年;對我來說,台東不是我的老家,我沒有強烈的感受,不論在哪裡過年,我都會看到好的一面--在台東與台北過年,各有好處;對孩子來說,在哪裡過年,一點都沒差,都能玩得很開心。
社會變化很快,台北的年與台東的年很不一樣,明年會在哪裡過年?我不知道,可以肯定的是,隨著公婆年邁,年味已不可能像以前一樣。
2012年1月27日 星期五
女兒的離家出走背包
進入青春期的女兒與急性子老爸,常常不小心就擦槍走火。
那天,老公說:你女兒不高興,我剛只是叫她關個門。去書房看女兒,臉臭得要命,說爸爸叫她關燈,她已在動作,爸爸就很急促地一直叫,她只是加了個「啦」,爸爸就很兇。【夾在中間,做個和事佬,或是豬八戒?兩面不是人】
青春期女兒臭著臉,進了房間,把自己關進衣櫥裡,好一陣子不肯出來,連妹妹也識相地躲得遠遠的,深怕被流彈射中。要發洩情緒,就隨她吧!這時候不是說教的時候。
後來我在房間看到一個背包,塞得鼓鼓的,就笑著問她:「你要離家出走啊?」她那時氣已消,回答:「她預備著,爸爸如果要打她,她就要趕快逃走。」要去哪兒?她說要去外婆家,她知道怎麼去。我還提醒她,那你有沒有帶XX,真是哭笑不得。
夾在急性子老公與賀爾蒙作遂的青春期女兒中間,真是難做人,也隨時在考驗自己的智慧。長大以後的女兒,不知會不會記得這段青春少不更事的歲月?
那天,老公說:你女兒不高興,我剛只是叫她關個門。去書房看女兒,臉臭得要命,說爸爸叫她關燈,她已在動作,爸爸就很急促地一直叫,她只是加了個「啦」,爸爸就很兇。【夾在中間,做個和事佬,或是豬八戒?兩面不是人】
青春期女兒臭著臉,進了房間,把自己關進衣櫥裡,好一陣子不肯出來,連妹妹也識相地躲得遠遠的,深怕被流彈射中。要發洩情緒,就隨她吧!這時候不是說教的時候。
後來我在房間看到一個背包,塞得鼓鼓的,就笑著問她:「你要離家出走啊?」她那時氣已消,回答:「她預備著,爸爸如果要打她,她就要趕快逃走。」要去哪兒?她說要去外婆家,她知道怎麼去。我還提醒她,那你有沒有帶XX,真是哭笑不得。
夾在急性子老公與賀爾蒙作遂的青春期女兒中間,真是難做人,也隨時在考驗自己的智慧。長大以後的女兒,不知會不會記得這段青春少不更事的歲月?
2012年1月10日 星期二
只要求自己做60分的媳婦
老公是么子,大哥很早就擺明沒有能力奉養雙親,家中也不方便擺祖先牌位,面對兩老逐漸年老不可逆的事實,我們也早有心理準備,他們總有一日要來與我們同住。
兩老都過了八十大壽之後,老爸老化更加顯著,某次納離子過低造成頭暈、跌倒、住院,北上同住成為不得不的選擇。與姐姐們商議後,更簡單說應該是老公說出他的計畫,沒人能有更好的辦法,或者說沒人能接爸媽同住,因此無異議申請了外勞,將爸媽安置在我們家。
以前回台東如同作客,他們來台北也是小住,從沒長期一起同住在一個屋簷下。雙方生活習慣差異之大、觀念不同,對於生活上的改變,我早有心理準備。也許因為住的是我們家,婆婆對強勢的老公即使有意見也不敢言,雙方都各閉一隻眼,還不會有嚴重婆媳問題。婆婆對我們花錢、買東西等時有微辭,但也無可奈何,畢竟賺錢的是我們!
有外傭幫忙家中家事,分擔了一些家務,但「瑪麗亞」不是萬能,語言不通,也不太伶俐,做事較不仔細,要花時間教,我平常上班白天都不在,也沒辦法好好教,再者有時我與婆婆的要求與做事方法不同,她應該也無所適從吧!最擔心的是孩子沒機會學習做家事,或養成壞習慣,這部分就得多多注意。我會要求孩子至少自己用完的餐具收去水槽,房間要自己整理。
有老人家在,還有很多不便利,除了要買菜、買家庭用品,帶他們看醫生,假日要出門也沒那麼自在。以前我只煮一餐,而且我可以用很少的東西加以變化,婆婆習慣冰箱要有很多菜;假日我喜歡帶孩子出去走走,公園、圖書館......,現在就需顧慮老人家在家,也不能太常出去。
自幼受良好的家庭教育,我知道好媳婦讓做什麼(當然與以前的定義不同),但我清楚地知道,我要扮演媳婦、女兒、妻子、母親、員工等角色,我更要做自己。我不想因為要做100分媳婦而委屈自己。
媳婦的角色,我自己很清楚,也明確地跟老公溝通好,只要做到60分就好了,才能快樂做自己。
兩老都過了八十大壽之後,老爸老化更加顯著,某次納離子過低造成頭暈、跌倒、住院,北上同住成為不得不的選擇。與姐姐們商議後,更簡單說應該是老公說出他的計畫,沒人能有更好的辦法,或者說沒人能接爸媽同住,因此無異議申請了外勞,將爸媽安置在我們家。
以前回台東如同作客,他們來台北也是小住,從沒長期一起同住在一個屋簷下。雙方生活習慣差異之大、觀念不同,對於生活上的改變,我早有心理準備。也許因為住的是我們家,婆婆對強勢的老公即使有意見也不敢言,雙方都各閉一隻眼,還不會有嚴重婆媳問題。婆婆對我們花錢、買東西等時有微辭,但也無可奈何,畢竟賺錢的是我們!
有外傭幫忙家中家事,分擔了一些家務,但「瑪麗亞」不是萬能,語言不通,也不太伶俐,做事較不仔細,要花時間教,我平常上班白天都不在,也沒辦法好好教,再者有時我與婆婆的要求與做事方法不同,她應該也無所適從吧!最擔心的是孩子沒機會學習做家事,或養成壞習慣,這部分就得多多注意。我會要求孩子至少自己用完的餐具收去水槽,房間要自己整理。
有老人家在,還有很多不便利,除了要買菜、買家庭用品,帶他們看醫生,假日要出門也沒那麼自在。以前我只煮一餐,而且我可以用很少的東西加以變化,婆婆習慣冰箱要有很多菜;假日我喜歡帶孩子出去走走,公園、圖書館......,現在就需顧慮老人家在家,也不能太常出去。
自幼受良好的家庭教育,我知道好媳婦讓做什麼(當然與以前的定義不同),但我清楚地知道,我要扮演媳婦、女兒、妻子、母親、員工等角色,我更要做自己。我不想因為要做100分媳婦而委屈自己。
媳婦的角色,我自己很清楚,也明確地跟老公溝通好,只要做到60分就好了,才能快樂做自己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