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兩年身體毛病漸多,來台北看醫生次數漸多,與兒孫見面日子是多了,卻也反映兩老身體狀況愈來愈差。公公在攝護腺癌化療之後,雖然控制狀況很好,但明顯體力大不如前,而且每次見面都覺得他更老了些。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階段,雖然不願意,但為人兒女都了解早晚必須面對父母的大去之期。對孩子而言,不知又是什麼感覺? 我的阿公阿嬤過世這件事在我腦海中有深刻的記憶。小學二年級,身體硬朗的阿公乘坐別人的motorcycle,沒扶好而跌下車,撞擊到頭部,就再也沒醒來;國中二年級,臥病在床多年的阿嬤走了,雖然知道那是早晚的事,得知消息時還是很傷心,久久不能釋懷,不願意相信。那時的片斷記憶,還時常浮現腦海。對我而言,阿公阿嬤跟我們住一起,我常常跟前跟後,祖孫感情很好,我的鮮明記憶卻沒有記得怎麼處理當時的情緒,可能年紀小還不懂吧!

有一本繪本:《爺爺有沒有穿西裝》探討了這個主題。爺爺過世了,天真無邪的孩子穿梭在喪禮之間,他以為爺爺只是在睡覺,他不明白爺爺的離去表示不會再回來了。但他終究會懂,心裡的洞會修復。
該面對的終究要面對,雖然自己經歷過,卻不知該如何教孩子面對親人的離去,我只能跟孩子談一談我的阿公阿嬤。或許,孩子自然會有能力處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