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6月15日 星期二
2010年6月10日 星期四
孩子不會自己「長大」
常有人說現在的孩子自理能力差,專家也告訴我們不要當直昇機父母,剝奪孩子學習的機會,但是為人父母,要忍住不幫真的很難。因為孩子做得沒有我們好,因為孩子做得沒有我們快,因為我們擔心......。有懶媽媽才有能幹的小孩,道理人人懂,要故意「懶」還真的不容易。
身為職業婦女,要料理眾多家事和兩個小孩,總是跟時間賽跑,有時遇到工作需要加班或是出差,就得另作安排。也因為實在分身乏術,有時得訓練孩子自己做,倒也讓他學習不少。
宜蓁自己搭公車
宜蓁三年級開始週二週四晚上因社團課後團練,必須到捷運站接,我們再一起坐公車回家。拖著一個三、四歲的孩子,搭車去等她,實在受不了,於是三年級下學期思考讓她自己坐公車回家。三年級夠不夠大?幾歲才夠大?我也不知道。孩子不會因為年紀大一點就自然會搭公車,即使跟著你搭過很多次,也不見得就會,因為她有大人依靠,根本不需要留意各項訊息。要孩子自己搭公車,必須經過訓練。首先要她記得搭什麼車,而且要留意方向,不要搭錯了,接著記得要在什麼站下車,還要提醒下了車之後過馬路要注意什麼、怎麼去搭社區巴士......。即使已經會了,當媽的還是會擔心,因為可能發生各種狀況:沒帶悠遊卡、等不到車、坐過頭......。這些都是必經的學習過程,孩子學會自己搭車,也學會應變。
宜蓁自己起床、梳洗、出門上學
有一天,因為工作需要,9:00以前就要到台中,依我平不常的上班作息,鐵定來不及,老公又六點半就出門,宜蓁宜蔚要上學怎麼辦?我帶著小宜蔚去娘家住,可以拜託媽媽送去幼稚園,宜蓁就得自立自強了。我不在家,宜蓁得自己起床、梳洗,然後出去買早餐、搭校車。平常都有媽媽可以提醒,沒有媽媽在家,她得自己設定鬧鐘,而且不能賴床;等搭校車時間到了,自己出門。(孩子的爸後來還打電話問我宜蓁有沒有起床,我說,我忘了打電話,我打去時,家裡已無人接,應該出門了吧!)
也許孩子習慣依賴父母的嘮叨,有爸媽的羽翼保護,他們就不想長大,這是「人性」?要讓孩子長大,真的該「放手」,不過,很難!我知道。
身為職業婦女,要料理眾多家事和兩個小孩,總是跟時間賽跑,有時遇到工作需要加班或是出差,就得另作安排。也因為實在分身乏術,有時得訓練孩子自己做,倒也讓他學習不少。
宜蓁自己搭公車
宜蓁三年級開始週二週四晚上因社團課後團練,必須到捷運站接,我們再一起坐公車回家。拖著一個三、四歲的孩子,搭車去等她,實在受不了,於是三年級下學期思考讓她自己坐公車回家。三年級夠不夠大?幾歲才夠大?我也不知道。孩子不會因為年紀大一點就自然會搭公車,即使跟著你搭過很多次,也不見得就會,因為她有大人依靠,根本不需要留意各項訊息。要孩子自己搭公車,必須經過訓練。首先要她記得搭什麼車,而且要留意方向,不要搭錯了,接著記得要在什麼站下車,還要提醒下了車之後過馬路要注意什麼、怎麼去搭社區巴士......。即使已經會了,當媽的還是會擔心,因為可能發生各種狀況:沒帶悠遊卡、等不到車、坐過頭......。這些都是必經的學習過程,孩子學會自己搭車,也學會應變。
宜蓁自己起床、梳洗、出門上學
有一天,因為工作需要,9:00以前就要到台中,依我平不常的上班作息,鐵定來不及,老公又六點半就出門,宜蓁宜蔚要上學怎麼辦?我帶著小宜蔚去娘家住,可以拜託媽媽送去幼稚園,宜蓁就得自立自強了。我不在家,宜蓁得自己起床、梳洗,然後出去買早餐、搭校車。平常都有媽媽可以提醒,沒有媽媽在家,她得自己設定鬧鐘,而且不能賴床;等搭校車時間到了,自己出門。(孩子的爸後來還打電話問我宜蓁有沒有起床,我說,我忘了打電話,我打去時,家裡已無人接,應該出門了吧!)
也許孩子習慣依賴父母的嘮叨,有爸媽的羽翼保護,他們就不想長大,這是「人性」?要讓孩子長大,真的該「放手」,不過,很難!我知道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